重温校史•不忘初心——环境学院2019年开学典礼暨明德环境“经济学-科学”拔尖人才实验班开班仪式圆满举办
发布时间:2019-10-14细雨微凉,秋风飒爽。10月13日,环境学院2019年开学典礼暨明德环境“经济学-科学”拔尖人才实验班开班仪式在中国人民大学老校区——张自忠路3号、原铁狮子胡同正式举行。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环境学院党委书记兼院长朱信凯教授,中国人民大学荣誉一级教授、“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纪念奖章获得者、环境学院创建者张象枢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后勤集团总经理宋大我,教务处副处长李向前,学生处副处长唐杰,学生处副处长、校团委负责人杨子强,招生就业处副处长陈姚,中国人民大学环境学院副院长王洪臣、吴健等出席仪式。仪式由环境学院党委副书记庞军教授主持,在校生代表及环境学院2019级全体新生共同参加开学典礼。
迈入铁狮子胡同的那一刻,钟声从古老的钟楼上飘下,轻声回荡。古老的教学楼跨过岁月的风霜,迈入崭新的世纪,不改它往日的风华,却增历史的积淀。一如1950年的10月3日,它在这里见证了中国人民大学的成立。
中午11:00,典礼在热烈的掌声中拉开序幕,全体肃立,奏唱国歌,典礼正式开始。
环境学院党委副书记庞军教授首先介绍了出席开学典礼的领导、嘉宾和老师,并向新生们表达了欢迎与鼓励。
学院分管研究生工作的副院长王洪臣教授在发言中向研究生新生提出期许,希望同学们秉持守护绿水青山的初心,不畏求学路上之艰苦,心系国家,放眼世界;在未来能够砥砺奋进、刻苦学习、求真务实,投身于环境保护事业,为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贡献力量。
学院分管本科及实验班工作的副院长吴健教授向实验班同学致贺,并系统地介绍了明德环境实验班的培养目标与创新培养理念。她指出:实验班是环境学院针对新政策、新时代推出的新型办学形式,愿同学们在此勤德修学,为祖国更湛蓝的天空、更清澈的碧水而奋斗;也希望同学们能够珍惜大学的黄金时光,肩负起自己的时代责任。
张象枢教授是中国人民大学荣誉一级教授,并在祖国七十华诞之际,荣获“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纪念章。作为环境学院开创者,他分享了自己曾经在校求学的亲身经历,以鼓励同学们坚持一颗红心,保持健康体魄,为党和国家健康工作50年。此外,张象枢教授与大家分享了环境学院的创建历程,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牢记太行山精神,认真学习马克思经典原著,理论结合实际,做好对生态环境保护的研究。
教师代表、实验班班主任王克作为实验班的领航人,向新生们分享了三个词:传承、使命和坚守。他希望同学们多读书、多实践、知民情、懂国情,秉承中国人民大学“实事求是”的校训精神,顺应时代潮流,将自我价值实现与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完美契合。
研究生新生代表朱鸿昌讲述了来到人大的过程以及作为人大环境人的所思所感,他希望自己能够通过在环境学院的学习,不断提升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争做国民表率、社会栋梁。
实验班新生代表庄世龙讲述了进入明德环境实验班之后的感受,代表新生表达了继承人大精神、投身环境事业,脚踏实地,为祖国的绿水青山而奋斗的理想和情怀。
在校生代表李成向环境学院的新同学们表示了欢迎,他讲述了自己在人大的学习经历,并据此向新生们分享了自己的思考与建议,希望同学们抓住机遇、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接下来,教务处副处长李向前向明德环境“经济学-科学”拔尖人才实验班授旗。
后勤集团总经理宋大我,学生处副处长唐杰,学生处副处长、校团委负责人杨子强,招生就业处副处长陈姚分别向明德环境“经济学-科学”拔尖人才实验班赠送书籍《这里是中国》、《环境的奥秘:地球发生了什么》、《沙乡年鉴》、《瓦尔登湖》。
最后,中国人民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环境学院党委书记、院长朱信凯教授致辞。在致辞中,朱信凯教授代表环境学院全体老师和同学对新生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并带领新生重温了老校区的历史,总结了环境学院成立以来的发展历程。此外,朱信凯教授也对新生提出了自己的期许:希望同学们坚定初心使命,报效伟大祖国;筑牢知识基础,做到脚踏实地;培养多学科视野,旨在兼收并蓄;坚定文化自信,构建国际视野。
“重温校史、不忘初心,中国人民大学环境学院2019年开学典礼暨明德环境“经济学-科学”拔尖人才实验班开班仪式”于中午12:30圆满结束。
学校、学院领导及全体教师于灰一楼南广场集体合影,留下美好的记忆。
明德环境实验班新生、硕士研究生新生、博士研究生新生全体合影留念。
大学的大门已为他们打开,还有很多精彩等待他们创造。愿莘莘学子们乘着时代的春风,锤炼过硬的本领,努力成长为国民表率、社会栋梁,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放飞青春的梦想!
文字/刘嘉玮
图片/校融、钟嘉宁
编辑/柴文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