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学研究 / 学术沙龙

教师学术沙龙|龚亚珍:农户的风险偏好及其对气候变化的适应措施研究——基于中国农村的实验方法应用

发布时间:2022-05-25

  2022年5月25日中午,环境学院教师学术沙龙第十讲以线上讲座形式举行。我院环境与资源经济学系副教授龚亚珍做了题为“农户的风险偏好及其对气候变化的适应措施研究——基于中国农村的实验方法应用”的主旨报告。沙龙由环境学院院长庞军教授主持70余名师生参加了本次活动。

龚亚珍老师介绍,目前已经有确凿证据验证了气候变化对农业的负面影响对于发展中国家的农户而言,采取有效的适应性策略至关重要,关乎其生计和粮食安全。由于气候变化具有不确定性,农户的风险厌恶和模糊厌恶在适应气候变化的过程中可能发挥不同的作用。

龚老师分享了她与团队对中国5个省的600多名农民进行调查和风险实验的研究结果。分析表明,样本中的农户既是风险厌恶的,也是模糊厌恶。与风险厌恶相比,模糊厌恶农户的适应决策中起着更重要的作用。同时,相比于农户采取基于基础设施的措施,模糊厌恶对农户采取基于基础设施的措施起着更一致的作用。乡村基础设施有助于在事前减少农户风险,似乎减少了模糊厌恶农户采取基于基础设施措施的概率的影响龚老师指出,在中国适应气候变化的背景下,设计能够帮助减少农户暴露于气候风险的适当政策可能比提供保险政策更重要通过发展农村基础设施来提高农户的适应能力可能是可行的

主讲人简介

      龚亚珍博士,副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中国人民大学环境学院国际交流办公室主任、曾任环境和资源经济学系常务副主任。曾任Regional Environmental Change(SSCI/SCI双收录,影响因子2.872)编辑。2009年获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博士学位;2012-2014年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下属机构IHE攻读在职博士后。2014年8月-2015年8月受国家留学基金委资助被公派到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访问一年。2015年9月-2016年9月被聘为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客座研究员(Research Associate)。近年来的主要研究兴趣集中在如下两方面:其一,从行为经济学的视角、结合实地实验和问卷调查方法来研究个体在自然资源保护和对污染的防护中所做的行为决策,重点从社会偏好、认知约束等方面研究影响个体行为决策的机理;其二,从经济学分析的视角、借助微观实证分析方法研究我国的自然资源和环境治理问题以及环境和健康问题,重点关注公共池塘资源的治理、环境规制及其实施。2010年回国以来,已在PNAS,Land Economics, Ecological Economics,Annual Review of Resource Economics,Agricultural Economics,Climatic Change、Science of Total Environment等SSCI/SCI期刊发表论文20篇左右,并在《中国环境科学》、《自然资源学报》等国内期刊以通信或第一作者的身份发表论文近10篇。曾先后承担“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的课题人主持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及青年基金项目等项目的主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