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中国人民大学明德环境学术讲坛第十一讲成功举办

发布时间:2022-11-09

2022年11月9日,中国人民大学环境学院主办的“明德环境学术讲坛”第十一讲以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成功举办。本次讲坛邀请英国伦敦大学学院巴特莱特可持续建筑学院副院长米志付教授作了题为“Carbon footprints of cities”的学术报告。中国人民大学环境学院院长庞军教授首先致辞,代表学院对米志付教授为我院师生作学术报告表示诚挚感谢。会议由中国人民大学环境学院昌敦虎副教授主持。

米志付教授首先对研究背景进行了梳理,他指出气候变化会对全球环境造成普遍影响,碳排放量的准确核算兼具研究价值和实践意义。在碳核算方面,基于产品端和基于消费端的排放核算方式存在差异,会产生差别较大的结果。其中基于消费端的碳排放核算又被称为碳足迹。城市碳足迹通常包含范围一、范围二和范围三,其中范围一指的是城市边界范围内产生的碳排放,包括城市内部交通、农业等;范围二指的是城市进口能源导致的碳排放;范围三指的是城市内部消费导致的城市外部其他所有间接排放。城市发展进程中,区域内排放和生产、消费所驱动的区域外排放差异不断增大。而利用碳足迹进行消费端的核算,可以有效阻止碳泄露风险。

为了提高碳足迹核算的准确性,米志付教授提出采用投入产出模型计算贸易中的隐含碳排放,分别核算了中国和全球的碳足迹。结果表明,中国碳排放最重要的驱动因素为资本形成,消费则是发达国家碳排放最重要的驱动因素。绝大部分城市的进口产品隐含碳大于出口产品隐含碳;而对于一些生产基地型城市,其出口产品隐含碳则高于进口产品隐含碳。总体上看,生产型城市有向消费型城市转型的趋势。

为解决由于数据要求较高、投入产出表发表存在较长时间间隔等问题导致的碳足迹核算滞后性,米志付教授提出自底向上、自顶至下的排放数据核算方法,并对全球465个城市2020年的碳足迹进行了核算。结果表明,北美城市的人均碳足迹普遍较高,反映其碳强度较高的生活方式;欧洲人均碳足迹相对较低,表明其严格气候变化应对政策执行和科技的促进作用;非洲、印度人均碳足迹较低,源于其人均能源消费量较低。本研究的结果还表明,无论规模效应还是密度效应,都对控制城市碳足迹影响不大,区域经济因素和居民收入水平是控制人均碳足迹的主要力量。

来自中国人民大学、英国伦敦大学学院、武汉大学、吉林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山东大学、暨南大学、北京工业大学、京都大学、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农业资源研究中心等国内外高校与科研机构的近200名师生及科研人员参加了本次讲坛。

在交流讨论环节,与会师生就数据精确度、数据来源、研究结论应用、建筑碳排放核算、碳排放核算系数、碳关税和公共消费等问题,与米志付教授进行了深入探讨,学术氛围热烈。

最后,中国人民大学环境学院曾贤刚教授高度评价了米志付教授所做的报告。曾贤刚教授指出,碳足迹内涵的理解和界定非常重要,对于多种类型温室气体的核算也具有可借鉴性,碳排放的精确核算对于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而言意义重大。由于碳足迹核算涉及公平性、责任分配等复杂问题,政策含义显著,也使得该项研究有着更为广阔的前景。

明德环境学术讲坛同时得到中国人民大学生态文明研究院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