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中国人民大学明德环境学术讲坛第十三讲成功举办

发布时间:2022-11-13

2022年11月13日,中国人民大学环境学院主办的“明德环境学术讲坛”第十三讲以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成功举办。本次讲坛邀请浙江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谷保静教授作了题为“区域氮素管理与政策”的学术报告。中国人民大学环境学院院长庞军教授首先致辞,代表学院对谷保静教授为我院师生作学术报告表示诚挚感谢。会议由中国人民大学环境学院副院长竺效教授主持。

谷保静教授在报告中首先对研究背景进行了梳理,他指出氮肥的发明与利用为全球粮食安全作出了重大贡献,但氮素的流失也对生态环境构成了严重威胁。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氮肥施用和畜禽养殖国,农业全链条的氮素利用效率较低,也容易造成水体污染、空气污染和温室气体排放增加等生态环境问题。此外,我国氮肥管理与环境健康效应也较为复杂,治理难度较大。因此,结合微观尺度、流域尺度、国家尺度等多尺度和土壤组分、地表/植物、区域水/土等多介质,系统探究氮循环的效应与调控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针对上述问题,谷保静教授的研究团队开展了一系列探索并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具体而言:第一,建立了人类-自然耦合系统氮循环模型(CHANS),实现了对土壤氮循环过程和社会需求的整合与定量模拟;第二,首次建立了全球氮素减排的标准成本收益分析方法,并阐明了氮素驱动的全球PM2.5治理新机制;第三,通过微观层面的农户分析与全球跨尺度分析,阐明了过量施肥的规模化机制在于小农户偏好用化肥替代机械/知识投入;第四,阐明了适度规模经营会使得我国化肥施用量和流失量分别降低约1/3和1/2,机械和新技术推广增加60%-90%;第五,揭示了农地规模小、非农收入占比高是种养分离的主要原因,适度规模化可以提升种养结合,减少养殖污染;第六,分析了养殖业的空间布局优化对有机肥损失的减缓作用和还田量的增加作用,并通过与养分管理措施之间的交互作用共同减缓农业面源污染;第七,论证了消费端变化带来的粮食安全威胁比生产端变化大一个数量级,粮食安全和环境保护协同必须考虑从生产端到消费端的全链条;第八,发现城市化推动我国88%的农田实现适度规模化经营,提高40%氮素利用效率;第九,构建了农业氮素信用系统,对农民绿色生产措施进行补贴,解决了农民支付减排成本而全社会享受减排收益之间的错配问题,有效推动减排措施的落地实施。

来自中国人民大学、浙江大学、清华大学、香港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华中农业大学、西南大学、南方科技大学、河南大学、福建农林大学、陕西师范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上海市农业科学院等二十余所国内外高校、科研机构的近200名师生及科研人员参加了本次讲坛。

在交流讨论环节,与会师生针对学术报告中关于CHANS模型的具体设定、价格变化等市场冲击的影响、我国农业面源污染防控的关键措施、协调城市化和农业发展的方式、跨介质问题对农田管理提出的挑战、氮素污染健康损害的识别方法等问题,与谷保静教授进行了深入探讨。

针对本场报告所涉及的调研及数据获取,竺效副院长也与谷保静教授就跨学科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深入交流,指出社会实践与调查是环境类学科教学科研活动的重要特征,还需要从教材、课程、讲授方式等方面全方位设计具有交叉学科特色的教学体系,提升学生们开展跨学科研究的素质与能力。

最后,中国人民大学环境学院沈大军教授进行了点评。沈大军教授指出,谷保静教授的研究以跨学科视角将氮素循环与流失的自然机制和氮素利用与管理的人为机制结合起来,对跨尺度氮素循环定量模型与方法以及污染发生机制与调控原理进行了深入细致的探究,同时注重全过程管理,能够为我国农业污染控制政策的制定与完善提供理论基础。同时,沈大军教授还勉励同学们在开展学术研究时要聚焦于某一具体问题,在广泛涉猎各方面知识的同时始终专注于自己的研究方向,做到“欣赏沿途的风景但明确前进的方向”。

明德环境学术讲坛同时得到中国人民大学生态文明研究院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