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活动回顾:中国人民大学明德环境学术讲坛第十九讲成功举办

发布时间:2023-04-15

2023年4月15日,中国人民大学环境学院主办的“明德环境学术讲坛”第十九讲以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成功举办。本次讲坛邀请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苏杨研究员作了题为“‘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国家公园实践及相关学术问题”的学术报告。中国人民大学环境学院院长庞军教授首先致辞,代表学院对苏杨研究员为我院师生作学术报告表示诚挚感谢,并对参会师生在交流学习过程中能够有所收获提出了殷切期望。会议由中国人民大学环境学院昌敦虎副教授主持。

首先,苏杨研究员在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背景下梳理了国家公园体系和体制的构建历程,并指出美丽中国目标的实现需要以占国土面积约10%的国家公园、约20%的自然保护地和约30%的生态保护红线作为支撑,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不仅是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主阵地,也是中国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的主阵地。苏杨研究员特别强调了国家公园体制对于体系的基础作用,指出我国必须形成以绿色发展促进保护的体制,在此基础上推进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

苏杨研究员指出,我国自然保护地的特点之一,是人地关系复杂、人地约束突出。如果不对目前的划界方法和管理方式进行改革,将不可避免地产生大规模的土地征收、租赁流转和原住民搬迁问题,一方面加重政府财政负担、影响原住民的土地使用权和收益权,另一方面也可能忽视了长期形成的稳定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关系。因此,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将“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作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我国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目标任务,这种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的绿色发展理念是实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价值转化、推进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的根本途径。从经济学角度来看,这种价值转化的核心是将区域生态环境的正外部性内部化,并将这种内部化纳入国家治理体系和乡村振兴发展框架中,从而将生态保护与经济增长的结合加以制度化和长效化,最终创造出一种全新的地方发展模式。

基于公共物品的分类方式,苏杨研究员构建了包含空间占用方式和冲突程度两个维度的自然保护地冲突类型,进而详细阐释了《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中提出的八项基础制度,并以武夷山为例分析了八项基础制框架下从冲突到共生的利益重构制度逻辑,发现利益重构之后达成了“生态保护第一”和“全民公益性”的均衡。

接下来,苏杨研究员聚焦于国家公园的生态旅游,指出由于国家公园生态旅游是在生态高价值的敏感地开展的经营活动,经营服务类活动必须实行特许经营制度,同时避免走上传统垄断经营的道路,谨防服务和产品的同质化与低级化、恶性竞争严重等问题。为更好地实现国家公园的全部功能、形成共抓大保护的生命共同体,苏杨研究员提出了国家公园特许经营的概念,涵盖社区、国家公园管理机构、营利性社会力量等主体。

最后,苏杨研究员对我国国家公园建设的地方实践进行了案例分析,包括环武夷山国家公园、大熊猫国家公园、南岭国家公园、唐家河保护区、九寨沟自然保护区等,并根据各地的生态环境禀赋、社会经济特点等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提出了生态产业化的发展路径和技术路线。

来自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大学、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武汉大学、南京大学、南开大学、吉林大学、四川大学、山东大学、湖南大学、东北大学、北京工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福建农林大学、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等四十余所国内外高校与科研机构的200余名师生及科研人员参加了本次讲坛。

在交流讨论环节,来自线上线下的多位高校师生针对地役权制度与生态补偿制度、国家公园持续收益流实现、中国国家公园的独特研究视角和切入点、未来国家公园管理体制改革方向等问题,与苏杨研究员进行了深入探讨,气氛活跃,师生反响热烈。

在点评环节,中国人民大学环境学院苏明明副教授高度评价了苏杨研究员的精彩报告,指出苏杨研究员通过系统的逻辑框架、深刻的理论内涵和丰富的案例分析,深刻剖析了在我国绿色发展背景下国家公园的实践及相关学术问题,不仅明晰了国家公园体系和体制的发展过程和制度逻辑,也点明了相关研究中涉及的多学科交叉特点和研究机遇,具有很强的跨学科启示和研究指导意义。苏明明副教授还勉励同学们在我国推进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背景下积极探索,用心研究,努力做出更多具有实践价值和政策意义的成果。

明德环境学术讲坛同时得到中国人民大学生态文明研究院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