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学院动态
第二届生态资产管理与中国式现代化战略咨询会丨“碳资产与碳计量”专题论坛专家观点

发布时间:2024-12-09

“11月29日至12月1日,第二届生态资产管理与中国式现代化战略咨询会在福建省南平市举行。11月29日下午,由中国人民大学生态环境学院,国家碳计量中心(福建)共同承办的“碳资产与碳计量”专题论坛在南平市延平区国家碳计量中心(福建)成功举行,来自学术界、产业界以及政府部门的众多专家学者围绕碳监测与计量体系建设、碳资产管理及碳汇经济发展等关键议题展开深入探讨。本专题论坛分为碳监测与计量体系构建、碳资产管理与碳汇经济发展、圆桌讨论三个环节。



首先,中国人民大学生态环境学院副院长王克国家碳计量中心(福建)常务副主任郑明月分别致辞,充分肯定了碳资产和碳计量在实现“双碳”目标和推动绿色低碳转型中的重要作用。他们指出,建立健全碳计量体系、推动碳资产管理和碳汇经济发展,将为中国式现代化战略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第一环节:碳监测与计量体系构建

第一环节由中国人民大学生态环境学院副院长王克主持。中国环境监测总站污染源监测室副主任王军霞、国家碳计量中心(福建)常务副主任郑明月和浙江农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吴伟光就“碳监测与计量体系构建”主题进行了深入的引导发言。



中国环境监测总站污染源检测室副主任王军霞,进行了题为“夯实碳排放监测基础,支撑碳排放数据质量提升——我国碳监测评估业务化进展及展望”的主题报告,分享了碳排放监测重要性、我国点源排放和区域排放的碳监测进展,以及未来技术攻关的方向。二氧化碳CEMS(连续排放监测系统)在国外有成熟的应用经验,目前我国火电、钢铁、水泥等行业废气CEMS安装广泛,为实施碳CEMS提供了基础,重点行业CEMS法在技术和经济上都是可行的,且与核算法所得结果基本可比,在部分场景下流量监测准确性还有待提升。未来技术攻关的方向,包括明确监测和校准技术路线、建立碳监测标准规范、建立碳监测数据质量管理文件和指标体系,以及开展满足更多场景的流量监测新技术研究。甲烷排放的重点行业角度而言,石油、天然气开采行业初步建立了立体监测体系和组件级别的甲烷泄漏检测技术方法,煤炭开采行业监测方法基本清晰,现有煤矿具备井工甲烷基本监测能力,但设备、技术与准确计量尚有差距。区域排放角度而言,我国与国际上还存在较大差距,建议依照总体规划、部门共建、统一质控、联合应用的原则,在整合优化已有监测站网的基础上,建成一个布局合理、技术先进、功能完备、运行稳定、数据准确的“天空地海”一体化温室气体监测网络。



国家碳计量中心(福建)常务副主任郑明月发表了“碳计量体系构建及对碳认证的支撑探索”的报告,分享了碳计量体系的构建进展,并重点介绍了如何为碳认证提供支持。他详细介绍了“空天地一体化”的三级计量与监测体系,涵盖了从宏观到微观的多层级监测方法,包括卫星监测和工业园区内的直接检测,尤其是无组织排放问题,使用二氧化碳通量探测激光雷达技术,实现高效监测并确保数据的准确性。郑主任进而提出了碳计量与碳认证体系的结合,以钢铁企业实践为例,具体阐释了通过分级管理和认证体系,确保各级企业和园区的碳排放数据的真实性、公正性、可溯源,并为碳市场扩容后钢铁、电解铝和水泥行业履约数据的认证提供了思路和技术支持。



浙江农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教授吴伟光在会议中进行了题为“‘双碳’战略下林业碳汇发展问题思考”的报告。他指出,尽管学界对于林业碳汇在实现“双碳”目标中的作用仍然存在不同的看法,但不可否认的是,森林生态系统是一个巨大的碳库,林业碳汇对于碳中和而言是不可或缺的,且在碳达峰阶段也应当对其作用有合理的预期。吴教授强调,转变森林经营理念是推进林业碳汇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森林是有生命周期的,合理的经营与采伐更新,是确保森林健康与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手段,长期严格的保护森林有可能会使森林衰退,从碳汇变成碳源。此外,吴教授还强调,林业碳汇价值实现,要与林业产业综合开发有机结合,并以浙江安吉竹林碳汇开发为例,展示了林业碳汇价值转化的成功实践。

第二环节:碳资产管理与碳汇经济发展

第二环节的引导发言由国家碳计量中心(福建)常务副主任郑明月主持。聚焦于碳资产管理与碳汇经济发展。中关村绿色碳汇研究院院长李怒云、中国人民大学生态环境学院教授龚亚珍以及北京中创碳投科技有限公司首席双碳官孟兵站等嘉宾,围绕碳信用机制、林业碳汇交易以及碳资产开发管理等议题展开了深入讨论,提出了创新性思路,并分享了实践中的成功经验。



中关村绿色碳汇研究院院长李怒云教授在报告中深入探讨了“基于碳信用的生物多样性保护机制”,详细分析了碳交易模式、生态产品的多重效益以及生物多样性信用机制等议题。她首先指出,碳汇交易作为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重要手段,通过碳交易模式能够有效量化更多生态产品,并提供具有多重生态与经济效益的高质量碳产品。生物多样性信用与碳信用在理念上具有相通之处,并基于“以碳汇标注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这一概念,扩展至生物多样性保护领域。她介绍了“菲氏叶猴栖息地保护碳汇项目”的成功案例,该项目通过结合碳汇、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社区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碳信用和生物多样性信用的创新实践路径。李院长也指出,生物多样性信用机制在实施过程中面临诸多挑战,包括量化难度、监测与核查成本高、政策法规与利益相关者复杂性以及机制的可持续性等问题。为应对这些挑战,李院长提出了生物多样性信用市场设计的关键要求,具体包括可信监测、需求规模化、高质量供应、公平分配以及稳健的治理结构等,强调这些要素是实现生物多样性信用机制成功落地的基础。



中国人民大学生态环境学院教授龚亚珍进行了“林业碳汇资产与碳汇交易”的报告,深入分析了在全球碳市场框架下我国林业碳汇项目的发展机遇与挑战。首先,全球碳市场的最新进展,特别是《巴黎协定》第6条框架下的全球碳市场机制,为林业碳汇交易提供了新的国际合作机会。龚教授重点讨论了林业碳汇的开发模式,介绍了核证碳标准(VCS)项目和CCER项目在中国的实施情况,并指出了这些模式在推动林业碳汇项目落地中的重要作用。在探讨中国林业碳汇项目的发展潜力时,龚教授指出,森林资源清查结果、造林规模和森林碳汇量等关键数据将直接影响项目的实施效果。同时,报告分析了林业碳汇项目面临的挑战,包括政策法规的完善、技术标准的统一和市场需求的推动等。最后,龚教授提出了针对林业碳汇市场发展的几点政策建议,包括建立和完善林业产权制度、推动碳汇项目的规模化生产、探索碳票制度与碳普惠机制、加快森林碳汇产品的市场价值转化。她还强调,在实施林业碳汇时应考虑不同生态系统的固碳潜力、项目开发优先顺序以及生态碳汇在支持“两山”转化和乡村振兴中的潜力。



北京中创碳投科技有限公司首席双碳官孟兵站在本次报告中围绕“双碳背景下的碳资产开发与管理”进行了深入分析,探讨了企业如何通过科学的碳资产管理实现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的双赢。他首先阐明了碳资产的基本概念,指出碳资产主要包括碳配额和碳信用。随着碳资产的出现,碳排放权和碳信用逐渐具备了金融属性,为企业提供了通过碳资产管理实现成本控制、资产保值和增值的途径。当前,碳资产开发呈现出新趋势和新类型,特别提到了《巴黎协定》第6.2条款下的双边协议以及第6.4条款下的CDM项目,碳移除(CDR)正在成为碳资产开发中的创新方向,为企业和市场提供了新的机会。他强调,制定碳资产经营管理方案是企业碳管理的核心任务,企业应积极开发具备条件的减排项目碳资产,合理规划碳资产交易策略,参与碳金融实践,降低履约成本,确保碳资产的保值和增值,从而将碳资产转化为企业新的盈利增长点。

第三环节:圆桌讨论

圆桌讨论环节由中国人民大学生态环境学院副院长王克主持。



双碳能源革命研究院理事长、中欧清洁能源转型国际论坛主席程章,围绕碳足迹追踪与碳计量的关键问题展开了深入讨论,主要从创新角度、第三方机构与国际标准对接、山西省在碳计量中的战略作用等三个方面进行阐述。当前碳资产管理面临多部门管理的复杂局面,碳计量标准尚未统一;国内第三方机构发展不均且处于起步阶段,这既是挑战也是机遇,需要对标国际第三方机构,推动国内碳市场和碳计量标准与国际接轨;最后,山西省作为国家能源基地和能源革命的排头兵,对于碳排放数据和碳资产管理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建立煤炭、煤炭货运等相关数据库,支撑全国碳资产管理体系的建设,并推动山西与其他省份的碳计量合作,以确保碳排放数据的精准追踪。



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国家遥感应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研究员(副书记)王大成围绕卫星碳监测的准确性和应用发表了看法,提出了借鉴国际经验与适应国情的差异的碳监测发展建议。首先,他表示卫星碳监测技术可以借鉴美国、欧洲等国的经验与标准,尤其是在参数选择、技术标准和仪器选择上,避免重复劳动;其次,卫星碳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受到我国国情的影响,尤其是空气质量和地面环境的差异,可能会影响光谱分析的准确性。因此,卫星监测是客观的国际标准,但光谱数据和监测面上的差异,使得卫星数据无法单独承担全部碳排放监测任务,需要结合地面监测和大气监测,采用多种方式综合分析,以提高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推动碳计量工作的发展。



福州大学数字中国研究院教授、福建空天碳集团国碳天衡创新研究院院长王坚从钢铁行业低碳转型入手,讨论了碳计量和信息公开等方面的机遇与挑战。首先,为完成行业低碳转型任务,必须建立健全的计量体系,并依托环境监测数据为基础,结合大数据技术进行管理。他强调,这不仅依赖于大尺度的技术手段,还需要结合小尺度的精细化监测,尤其是在数据采集和处理上,需要整合信息通信技术(ICT)和大气污染扩散模型等技术,以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全面性。其次,碳数据缺失和部分信息不公开对低碳转型造成了一些阻碍,未来需要进一步打通政务数据,促进数据共享和公开,完善碳监测体系,推动行业转型相关工作的深入开展。



福建省计量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吴孟辉认为,实现碳资产的有效交易和管理必须建立准确、统一的碳排放计量体系。一方面,碳排放监测需要克服准确计量的技术瓶颈,目前空天地一体化的监测网络建设,涵盖了空间、雷达、卫星等多种技术手段,技术进步将有效减少碳排放监测数据的不确定性;其次,我国在碳排放计量标准体系建设上还有待完善,尤其是在不同地区和行业之间,需要统一数据质量控制和数据采集方法,以提升碳排放数据的准确性和可比性;最后,提升部门管理协同和落实排放单位主体责任也是提升数据质量的重要保障,各部门间政策的密切协同,排放单位按照标准配备和使用计量器具,也将是提升碳排放数据质量重要保障。专家强调,降低碳排放数据的不确定性是实现碳资产公平交易的关键,而要达到这一目标,必须克服技术瓶颈、统一标准体系,并加强数据获取与管理协同,推动数据共享和管理制度的完善,以促进低碳转型和碳资产交易的顺利进行。



福建省生态环境信息中心科长肖盛聚焦于碳监测和产品价值实现两个议题进行了阐述。首先,福建省碳市场作为地方八大试点碳交易市场之一,高度重视碳市场数据质量,严把碳数据核算过程中的燃料用量、元素碳含量等关键参数的计量检测工作,确保碳核查数据真实、准确;同时也鼓励采用CEMS、卫星遥感等技术开展碳监测工作,并建立相关的技术规范。其次,全国碳市场和福建省碳市场均为碳汇产品价值实现提供了很好的应用场景,但同时也对进入碳市场的碳汇产品提出了更高的规范要求。不管是CCER项目还是福建省林业碳汇项目,都需要有科学规范的方法学作为基础支撑,碳汇产品与强制碳市场的对接是一个长期的工程,需要推动相关政策制度的不断完善来扩宽生态产品价值的实现路径。



中国人民大学生态环境学院教授许光清主要围绕碳排放数据核算的规范性和计量标准等问题展开。首先,近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有关碳排放统计核算体系和标准计量体系的工作方案,预期在“十五五”期间会形成国家、省和省级以下各地方的碳排放年报和快报制度,准确的碳排放数据是施行“碳排放双控”制度和推动碳市场发展的重要基础;第二,在企业层面进行碳排放监测和计量、产品碳足迹等方面的工作是非常重要的,可夯实碳排放数据基础,精确的排放数据对于政策制定和市场公平性至关重要,同时如何规范各地区、各部门在碳排放计量方面的差异,可能是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



福建省林业局三级调研员杨子清博士结合多年工作实践,重点阐述了福建林业碳汇在计量监测方法、价值实现渠道等方面的创新实践。今年生态日,福建省林业局发布了服务场外碳中和的《福建碳中和林认定及其碳汇计量监测方法》,旨在构建全省统一的林业碳汇标准和产品,整合提升林业碳票、一元碳汇、福碳等福建地方产品,以打破区域流通性壁垒和碳汇金融发展障碍;拓宽了项目适用范围,相比国家CCER,填补了森林经营、保护和恢复森林植被等方法学空白;通过方法学优化简化,进一步降低项目开发和审定核查成本,还利于增加林农获得感。近年来,福建大力推广“林业碳汇+”模式,促进林业碳汇价值实现,不断拓宽“两山”转化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