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生态产品总值核算方法与制度研究”项目开题会成功举行
发布时间:2025-08-24
2025年8月21日上午,中国人民大学生态环境学院院长庞军教授作为项目负责人承担的“内蒙古生态产品总值核算方法与制度研究”项目在呼伦贝尔市举行开题会,生态环境学院教师庞军、石磊、孙晓、梅应丹、马本、张红亮以及博士生夏天辰、蒋艺璇,硕士生孙家怡、王吉诺和行政教师丁蔓参加会议。会议由内蒙古自治区统计局国民经济核算处张文军处长主持,来自国家统计局及内蒙古自治区统计局的部分领导和专家参会研讨。
会议开始,庞军院长和张文军处长分别致辞,介绍了项目背景、项目要求以及预期产出,强调实施好“内蒙古生态产品总值核算方法与制度研究”项目对于推动内蒙古自治区生态产品总值(GEP)核算的本地化、规范化进程具有重要意义,项目成果可为构建科学合理、符合内蒙古自治区特点的生态产品总值(GEP)核算体系提供支撑。
会上,中国人民大学生态环境学院梅应丹副教授代表项目组作开题报告,从政策背景、研究现状、研究内容、技术路线、研究方法、预期产出、质量保障等多方面做了详细汇报,同时介绍了项目组前期工作成果,并分析了该项目实施的重点、难点及突破路径。
听取报告后,国家统计局核算司二级巡视员、首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院特约研究员施发启首先详细梳理了我国GEP核算规范的发展进程,并针对本项目的核算范围、潜在的数据缺口及来源、核算方法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专业性建议。
内蒙古自治区统计局副局长王晓妍、国民经济核算处副处长赵欢和三级主任科员王帅也针对开题报告提出了专业意见和建议。课题组马本副教授、孙晓副教授就核算工作思路、核算范围的确定原则等方面与对方展开了进一步的交流。会议通过了本次开题报告,接下来课题组将按照开题会形成的意见和建议,调整并完善项目研究计划,并进入项目实施阶段。
2025年8月22日上午,中国人民大学生态环境学院课题组在呼伦贝尔市统计局举办了“内蒙古生态产品总值核算方法与制度研究”项目调研座谈会。座谈会由呼伦贝尔市统计局苗永新副局长主持,内蒙古自治区统计局国民经济核算处、呼伦贝尔市各相关单位代表及生态环境学院课题组成员参加,围绕当地生态产品总值(GEP)核算的数据基础及来源、方法构建与制度设计展开深入交流。
座谈会开始,中国人民大学生态环境学院院长庞军教授首先对内蒙古自治区统计局及呼伦贝尔市各参会单位对本次调研工作的大力支持表示衷心感谢,并强调了生态产品总值核算在推动区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中的重要意义。
在接下来的交流环节,呼伦贝尔市统计局、发改委、生态环境局、气象局、水利局、农牧局、住建局、商务局、自然资源局、交通运输局、林草局等单位的代表依次发言,结合课题组提出的数据需求清单,详细介绍了本单位与森林、草原、湿地、农田、荒漠等生态系统相关的数据保有状况,并对如何收集整理所需数据提出了相应建议。会议期间,课题组石磊教授、孙晓副教授、梅应丹副教授、马本副教授、张红亮副教授围绕数据整合与核算方法与呼伦贝尔市各部门参会代表开展了探讨和交流。
会议最后,内蒙古自治区统计局国民经济核算处赵欢副处长作总结发言,她充分肯定了本次座谈会取得积极成果,表示将进一步开展内蒙古自治区生态产品总值(GEP)核算的规范化、制度化建设,加强各部门数据共享与协作机制,推动核算结果在生态补偿、绩效考核与政策制定中的实际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