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动态
more先锋社会实践 | 生态环境学院“行走美丽中国”实践团赴东北虎豹国家公园开展实践调研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要“完善生态保护补偿制度,推进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并要求在实践中深入践行“两山”理念。为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探索国家公园建设与生物多样性保护、国土空间规划相融合的途径,中国人民大学生态环境学院于2025年7月8日至13日组织“先锋社会实践·行走美丽中国”师生调研团,赴吉林省长春市、珲春市,深入东北虎豹国家公园及周边区域,围绕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人兽冲突管理、生态保护与社区发展等方面开展社会实践调研。本次调研由生态环境学院党委书记贾铁英老师带队,邸敬涵助理教授、刘士磊助理教授以及生态环境学院办公室主任宋倩老师参与指导。14名师生通过理论培训、学术沙龙、基层座谈和野外实践等环节,探索人兽冲突防范、生态补偿落实和绿色产业发展情况,力求深入理解阐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为推动国家公园高质量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贡献青年力量。
2025-07-17先锋社会实践 | 生态环境学院“行走美丽中国”实践团赴福建南平武夷山市开展实践调研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建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完善生态保护补偿制度。2021年发布的《关于建立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的意见》明确了构建生态产品调查监测、价值核算、经营开发、保护补偿全链条机制的实施路径,2024年国家发改委将福建省南平市列为首批国家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近年来,南平市通过绿色牵引、产业为媒、创新赋能,促进生态价值向经济价值转化,闯出一条"点绿成金"的特色发展之路。2025年7月6日-11日,由生态环境学院副院长王克带队,马本、马奔两位副教授全程指导行程规划,严冬、王艳华两位教师参与现场指导的"先锋社会实践·行走美丽中国"师生调研团,前往武夷山国家公园与南平市开展深度调研。在南平市发改委与武夷山国家公园的大力支持下,调研团开展了丰富的实地调研与座谈交流,围绕生态资源保护与资产化、绿色产业升级、国家公园环带建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主题开展了深入探讨。
2025-07-09生态环境学院梅应丹副教授赴挪威参加欧洲环境与资源经济学家协会第30届年会担任分会场主席并作学术报告
2025年6月16日至19日,第30届欧洲环境与资源经济学家协会(30th Annual Conference of the European Association of Environmental and Resource Economists, EAERE 2025)年会在挪威卑尔根举行。作为环境与资源经济学领域最具影响力的国际学术盛会之一,本届年会吸引了全球1500余篇学术论文投稿,经过严格的匿名评审程序,最终530篇高质量论文获选在大会上进行报告。